jswd
山東茂隆新材料 2023-07-24 2385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一聊片石混凝土擋土墻的施工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技術措施:
1、基坑開挖
我們采用明挖施工方法。挖掘機和人工配合進行開挖,并根據地質情況適當進行坡度放置。當挖機開挖至設計基底高程以上10cm時,改為人工進行挖基工作。基坑的開挖不能中斷,一旦達到設計高程,需及時夯實試驗基,不能讓基坑暴露太久。為了防止雨水積聚,我們在基坑周邊開挖一排水溝,并保持暢通。
一旦發現基坑開挖后地基與設計情況不符,應立即通知設計和監理單位進行調整。
2、基礎施工
擋土墻基礎片石混凝土的施工在地基承載力檢測合格后進行。
(1) 片石混凝土的澆筑采用槽式澆注方法。在澆筑過程中,C25級別的混凝土由混凝土罐車輸送至施工現場,片石的摻量保持在25%以內的范圍內。片石由人工擺放,并均勻分布。
(2)使用插入式50型振動棒進行振搗,確保混凝土密實,在振搗過程中插入并緩慢提離,避免出現漏振和蜂窩麻面等情況。
(3)基礎施工完成后,必須保留接續部分的石料。
(4)在砼澆筑完成后,應及時進行養護,以防止因內外溫度差異過大而導致砼收縮和開裂。
3、墻身澆筑
(1)放擋墻澆筑邊線
基礎澆筑完成后,根據設計圖及現場高程放出擋墻澆筑邊線。
(2)模板安裝
使用模板時,請選擇鋼模板,并且不允許使用有缺角或破損的模板。
確保混凝土結構和構件的設計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是準確無誤的。
能夠承受新澆筑混凝土的重力側壓力以及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各種負荷,具備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
接縫處的模板不可漏漿,接觸砼的模板表面需徹底清潔并涂上脫模劑,但不能對模板的結構性能產生影響。使用完模板后,應按照規定進行修整和妥善保管。
支架結構的立面或平面均應安裝牢固,并能抵抗振動或偶然撞擊作用。應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對支架的立柱加以固定。
(3)澆筑砼
每次只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75%以上時,才能進行一段墻身混凝土和一段路基的分層澆筑。
每個澆筑段的混凝土必須無間斷地進行。如果因故需要停工,停工時間應小于前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或能夠重新塑形的時間。不同混凝土類型的允許停工時間應根據環境溫度和水泥性能來確定。
新澆筑的混凝土與相鄰的已經凝固的混凝土或巖土介質之間的溫度差異應保持在15℃以內。
如果混凝土表面泌水過多,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或完成后,應采取措施來減少泌水,而不會干擾已經澆筑的混凝土。
在澆筑墻體混凝土時,必須同時投擲片石,確保每塊片石都被混凝土包裹。嚴禁片石與模板直接接觸。砼中片石的含量應控制在不超過25%的范圍內。
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需要安排專人來檢查模板的穩定情況,一旦發現松動、變形或移位等問題,應立即予以處理。
為了防止混凝土離析,一般情況下,將混凝土從高處傾倒入模板中的高度不應超過2m。當傾倒高度超過2m時,應使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來進行澆筑。
(4)混凝土振搗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隨時對混凝土進行振動,以使其均勻密實。振動應該采用垂直點振的插入式振動器。
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需要避免重復振搗和過度振搗,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壞。同時,應當加強對模板支撐的穩定性和接縫密合情況的檢查,以防止在振搗混凝土過程中發生漏漿現象。
采用機械振搗混凝土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混凝土時,插入式振搗器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且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宜為50~100mm,與側模應保持50~100mm的距離。
在混凝土攪拌物中將振搗完成后,如果需要改變振搗棒的水平位置,應該在提升振搗棒的同時進行振動,并且要緩慢地垂直提出振搗棒,不能將振搗棒平放在攪拌物中拖動,也不能用振搗棒驅趕混凝土。
表面振動器的移動距離應能覆蓋已振動部分的邊緣,應避免撞擊模板。
每個振搗點的振動時間應持續20至30秒,以確保混凝土不會下沉,沒有氣泡產生,且表面出現浮漿為準則,以防止過度振動或振動不足。
混凝土振搗完成后,應及時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抹面時嚴禁灑水,并應防止過渡操作影響表面混凝土的質量。尤其要注意施工工序的質量保證。
(5)填放于混凝土中的片石應符合以下要求:
片石的強度等級應當不低于30MPa。
結構的最小尺寸為1/4時,片石的最大尺寸不應超過其大小。片石的最小尺寸也不得少于15cm。
在填放之前,應該用水沖洗片石以確保清潔。
片石應該被均勻地放置并確保牢固,每塊片石之間的空隙不能小于15cm,而片石與模板之間的空隙最好不小于25cm。
頂部的最上層石片應該覆蓋至少25cm厚的混凝土。
我們使用人工擺放方法來擺放片石,務必注意不要碰傷模板和PVC管道。
片石的體積不能超過片石混凝土總體積的四分之一。
4、施工接縫處理
為了提高混凝土在施工接縫處的粘結能力,我們需要在每個施工連接縫的位置均勻地埋設石筍。
在施工接縫的光滑部分,需要進行人工鑿毛,鑿毛的面積應該超過總面積的80%。
5、墻背回填及泄水孔、沉降縫設置
擋土墻沿著垂直方向,每隔10到15米設置一個伸縮縫,縫寬為0.02米。在縫內,沿著墻的內、外和頂部邊緣填充瀝青麻筋,填充的深度不少于0.2米。
沿墻壁間隔2~3m設置泄水孔,每個泄水孔的直徑為0.1m。泄水孔內部安裝PVC管,并使用透水土工布(400g/m2)包裹進水口。
將最低排泄水孔下部設置0.3m厚C25素混凝土隔水層。在墻后,從最低排泄水孔至墻頂平臺砌體以下鋪設袋裝砂夾卵礫石反濾層,后0.3m,頂部再設置0.3m厚C25素混凝土隔水封閉層。在封閉層頂面縱向鋪設一條RCP-3750D型滲水片材,墻背滿鋪RCP-3750D型滲水片材。
為了確保片石混凝土墻體的質量,當墻身片石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0%以上時,進行擋墻墻背回填。
6、片石混凝土養護
在混凝土養護期間,應特別關注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控制,要及時對混凝土的露出部分進行噴水養護,確保它始終保持濕潤,直到混凝土完全凝固。
在混凝土帶模養護期間,應該使用帶模包裹的方式,并且不斷地澆水。通過噴淋或灑水的方式進行保濕和潮濕養護,以確保模板的接縫處不會失去水分而干燥。為了確保順利拆模,可以在混凝土澆筑后的24~48小時稍微松開模板,并繼續澆水養護直到模板拆除為止。
在任何養護時刻,如果澆注在混凝土表面的養護水溫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溫度,則其溫差不應超過15℃。
在混凝土的養護期間,應詳細記錄混凝土的養護過程,并實施嚴格的崗位責任制。
7、混凝土拆模
當設計未指定要求時,混凝土的拆模強度應符合以下規定。
只有當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并且拆模后表面的棱角沒有損失時,才能進行拆模操作。
拆模混凝土時,除了要考慮混凝土強度是否符合規定,還要注意混凝土的溫度。高溫會導致混凝土在接觸空氣時迅速降溫,容易發生開裂,因此不能在這個時候使用涼水養護。在混凝土開始降溫之前和溫度最高時,都不能進行拆模操作。
如果沒有特定設計要求,拆除模板的順序應該按照先拆除支撐物,再拆除模板的順序進行。
在拆卸模板時,必須確保不會對混凝土造成損傷,并盡量減少模板本身的損壞。只有在模板與混凝土完全分離后,才能進行拆卸和運輸模板。
在拆除臨時埋設物和其他預埋部件時,禁止對混凝土造成損壞。
在混凝土養護工作進行期間,禁止在拆除模板時產生任何影響或中斷。
在拆卸模板時,嚴禁扔掉模板。
拆除模板后,應立即進行維修整理,并妥善分類保存。
只有在混凝土達到100%的設計強度后,拆除后的混凝土結構才能承受全部設計荷載。
8、混凝土缺陷處理
當混凝土拆模后,如果表面出現粗糙、不平整、蜂窩、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角等缺陷,或者出現不良外觀,需要仔細分析這些缺陷產生的原因,并及時向監理和業主報告,不得自行處理。
修補或填充混凝土后,所使用的材料必須與原混凝土表面牢固結合。填充物在填充、養護和干燥后必須穩固,沒有收縮縫或鼓起的現象,表面必須平整且與相鄰表面齊平。此外,修補后的混凝土必須滿足相應等級和標準的工程技術規范要求,同時其耐久性能也不能低于原混凝土。
除非獲得監理工程師的批準,否則不得在用模板成型的混凝土表面上粉刷。
保證質量的措施。
1、制定并學習各種相關規則和規范,以嚴格掌握工程質量驗收標準。
2、從開始的第一個分項工程起,首先要抓住樣板,確保開工必須達到優質標準,一次性完美完成,以樣板為引導。
3、注重挖掘質量問題,積極進行測量和復核。
4、確保原材料和工程試驗的質量管理,嚴禁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
5、在片石砼施工過程中,要注意確保立模支護的質量,同時要控制好結構的中線、水平和尺寸。
6、要確保混凝土的生產、澆筑、壓實工作以及按照配合比進行施工,同時要進行砂、石料的準確稱量。在壓實過程中要保持緊密,以內部的緊實為基礎,外觀要平整美觀,線條和接縫要整齊。
7、在施工的整個過程中,由領工員進行監督,并嚴格按照配合比例來制作混凝土。
安全保證措施
1、要建設標準化工地,進行安全施工,必須嚴格按照“安全標準工地”實施辦法執行。
2、為了建立健全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必須指定專職人員負責安全技術監督工作。
3、施工現場的材料和機具必須堆放整齊,并實施文明施工。對于臟亂差的工地,必須嚴肅處理。
4、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安全抽查,如果發現有任何安全隱患,必須堅決制止。
5、定期進行安全知識培訓,確保安全技術的傳達。
以上便是今天的內容,感謝各位的閱讀和觀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們的工作人員聯系,我們將全力以赴為您提供服務,并期待未來的合作。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