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wd
山東茂隆新材料 2020-11-16 2934
一、績效預算的基本概念
績效預算,又稱為效益預算、業績預算或規劃預算,是指由公共部門在明確需要履行的職能和需要消耗的資源的基礎上確定績效目標,編制績效預算,并用量化的指標來衡量其在實施過程中取得的業績和完成工作的情況,其核心是通過制定公共支出的績效目標,編制績效預算,建立預算績效評價體系,逐步實現對預算資金從注重“投入方向”向注重“支出效果”轉變。
二、績效預算的基本做法及特點
績效預算與現行消防部隊預算方法的根本區別在于,它把企業單位資金管理的一些基礎理念、方法,融入提供公共產品的非盈利部門預算管理之中,在一定限度內追求投入、產出的配比,將經費投入后達到的實際效果與先前制定的工作目標進行定量、定性比較后形成資金使用績效報告,為評價資金使用效能提供科學依據。另一方面,績效預算強調以整體目標為導向,強調賦予預算執行單位一定的自主權,并配合獎勵和激勵機制,塑造統一的愿景,激發預算單位提高資金使用效能的熱情。與現行預算管理工作制度相比,績效預算制度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更加注重“投入”與“產出”的配比
現行的消防部隊預算管理制度程序一般為編報、審批(或備案)、執行、報告(或分析)。整個程序最注重的是資金投入、使用的合法性審查,忽視了資金使用“合理性”、“效益性”,往往是預算、執行“兩張皮”,即使是專項資金也不去追究是否達到申報預算時設想的目的。而績效預算更強調預算目標的實現效果,強調投入與產出的合理配比,資金使用者為實施某一預算項目花費多少預算資金,這些資金的使用是否在項目完成時取得預期或者超預期的效果,才是績效預算制度更加關心的問題。
2.更能調動預算執行單位提高資金使用效能的積極性
在消防部隊現行的預算資金管理工作制度下,作為預算編制主體的財務部門或預算執行部門,站在各自角度,在預算資金數量、使用范圍等方面進行博弈,容易造成雙方對立、行政資源的無意義耗費,甚至產生權力尋租、滋生腐敗。相比較而言,績效預算管理相當于財務部門和預算執行部門簽訂了預算資金使用的“績效協議”,在“協議”中執行部門提出資金使用將達成的目標并進行具體量化,在資金使用完畢后財務部門進行量化考核,并以此作為下一年度或者項目資金安排的重要參考依據。績效預算使資金使用單位具有預算資金的一部份分
瀝青麻繩是有麻繩和公司的技術人員研發的一款具有防腐性瀝青為主要材料的添加劑通過浸泡的一款產品。麻繩是取各種麻類植物的纖維。麻繩是麻在大水池里泡一段時間,后扒掉皮,曬干,然后用搓繩機加工。麻繩具有抗拉力和抗阻力較強,而且耐腐蝕、耐摩擦、有彈性,當突然受到沖擊時不易斷裂,在起重作業中用得較多。然而瀝青麻繩在研究開發中通過瀝青等添加劑的浸泡后,用于伸縮縫、沉降縫等填縫材料。瀝青麻繩的規格有2cm~8cm之間都有。
配權和自主性,充分調動積極性。3.更能強化預算約束力
現行消防部隊預算管理制度是以資金的具體用途來分類的,對資金使用部門經費使用效果進行考核時,缺乏具體的量化評價指標體系,或者制定出的評價指標多數為定性指標,人為因素大,缺乏公信度。績效預算施行的前提是建立具體量化指標體系,對資金使用部門資金使用效益的評價考核就有了客觀公正的標準,不僅能在本部門不同時間、相同項目進行縱向比較,更能在不同部門相同或近似項目進行橫向比較,形成競爭,促使資金使用者節約資金、注重資金使用效益。
三、在消防部隊施行績效預算的構想
在消防部隊后勤管理工作中施行績效預算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內部資金使用管理,提高有限資金的使用效益,其核心是通過規劃消防部隊具體工作、活動的績效目標,以此為引導,建立預算目標績效評價體系,徹底扭轉對預算經費從目前注重經費投入轉向注重經費支出效果,實現占用資源與產出效果的合理配比。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消防部隊并不具備立刻推行績效預算的條件,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符合消防部隊特殊使命的績效預算管理體系:
1.逐步建立預算量化評價指標體系,為績效預算實施打下基礎
要建立一套合適的績效評價指標,首先,要搜集各經費使用部門的基本信息,在此基礎上,將本年工作計劃或者項目進一步細化為績效評價量化指標。同時,要本著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統一與專門指標相結合的原則,使評價指標根據操作性且貼近實際工作。其次,應合理選擇單位經費預算與工作績效掛鉤的指標值,指標的制定應本著“適度高于實際情況且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原則進行,目的是不因目標值過高,無法達到而挫傷工作積極性,不因目標值過低保護落后,促使各單位、部門積極想辦法達到或超過指標值,提升整體工作效益。在具體實施上,可以采取先易后難,從單個項目預算入手,借鑒以往相同項目的績效,嘗試制定出具體項目的定量、定性績效指標,并與其預算相對應。由于消防部隊各部門、單位的工作任務有差別,所處地區有差異,因此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并進行綜合評價,制定出一套既普遍適用又具有考核價值的指標體系。
2.結合績效審計,完善、落實預算執行監督機制
對于施行績效預算的消防部隊要建立全過程檢查落實制度。績效考評,不僅要邀請專家進行審議,也要讓民眾參加評議。所有與績效相關的項目,一律按量化績效指標或定性內容予以嚴格的監督執行。對于定性內容要盡可能減少人為因素影響,盡量邀請中立方進行評定,提高評議的準確性。目前消防部隊雖然還沒有實行績效預算,但不少地方審計部門已經開始嘗試績效審計,不僅進行資金合法性審計,同時也對支出是否取得應有的效益進行審計,通過績效審計可以看出該項支出是否完成了預期的目標、與同類支出相比效率如何。績效審計不僅可以為經費預算和決算審批提供依據,而且也為績效預算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因此,在推動績效預算的實施過程中,可以結合審計工作推動績效預算執行監督機制的完善。
3.建立正確的激勵機制
在消防部隊現行的預算經費分配模式中,特別是在項目經費投向投量上,隨意性大,部門之間沒有衡量標準,不能形成競爭機制;同時,由于經費使用沒有自主權,在本部門內部也無法樹立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思想。在績效預算施行后,可以將各部門的預算經費投入與其工作績效目標掛起鉤來,對不同部門間的相同項目進行橫向比較,形成競爭,鞭策后進;對同一部門中前后相同的項目進行縱向比較,促進內部經費管理變革;賦予經費使用部門一定的自主權,結余的資金可留至下一年或下一項目使用,形成正確的激勵機制。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