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wd
山東茂隆新材料 2020-11-16 2841
進展緩慢,步履艱難,高耗能建筑越來越多,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建筑節能標準由建設部一個一個頒布,但是很多地區就是無動于衷,束之高閣,不像抗震、防火、結構標準那樣,誰也不敢違抗……將近20年的事實證明,如果長此以往,再編多少個建筑節能標準,再開多少個會動員,作用也不會很大,建筑節能工作今后照樣不會有大的起色。中國建筑節能的尷尬境地令人擔憂。
對開發商缺乏有效監管
據介紹,我國建筑節能工作起步于上世紀八十年代,1986年建設部批準發布第一項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199
瀝青木絲板主要用于道路、基建等伸縮縫,沉降縫等工程的建設,安放在構件中能長時間使用不腐敗,基建因環境溫度變化變形時不被自己的應力所破壞的作用,現國內很多基建往往是因為伸縮縫中材料使用不當,導致基建工程出現被自己的應力漲開,或材料彈性不夠,收縮時隨著塵土等雜質的進入后等再膨脹時漲開裂縫,在安裝后能阻止水流通過收縮縫進入構件內部,沖刷基建基礎層,導致基建受力不平衡出現裂縫、塌陷等現象。
2年批準發布第一項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1998年《節約能源法》實施后,建筑節能工作被提上了議事日程。近幾年來,建設部先后批準發布了《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21項重要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具有我國特色的民用建筑節能標準體系已經基本形成。然而,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項目因為沒有達到節能標準而受到處罰。據了解,2005年10月建設部新頒布的《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中,明確了“建設單位未按照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委托設計,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在這一規定里,雖然明確了處罰的力度,但執行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建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這些只是宏觀政策,在地方上具體操作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對房地產商很難進行有效的監管。”
相關激勵政策不到位
激勵政策的缺乏也使得建筑節能的推進舉步維艱。
專家稱,當前的一個很大障礙就是,建筑使用者、開發商在做能源技術項目的時候得到的利益不多,動力不足。特別在房價上漲過快的情況下,不搞建筑節能,也能賣個好價錢。沒有利益驅動,開發商不可能自覺自愿地搞節能建筑。現在我們不缺法規,技術也不成問題,關鍵是沒有激勵政策。比如,銀行貸款的規定里,就沒提節能建筑一個字。
“留心一下房地產廣告你會發現,地段好、容積率低、大采光等等,都能成為商家的賣點,但是尋遍所有廣告,你發現有吆喝節能的嗎?”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據權威部門調查顯示,房地產企業開發的節能建筑銷量情況中,節能建筑“非常暢銷”的比例只占4%,“與一般建筑無差別”的占到39%,“較一般建筑稍差”的比例占到19%。
為此,業內人士呼吁,必須盡快建立推動建筑節能的市場機制,對各利益主體的行為進行規范和制約,方能加快我國建筑節能工作的步伐。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