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wd
山東茂隆新材料 2020-11-16 2521
論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必要性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重點闡述了如何加強事前和事中的質量控制管理具體措施,在施工管理過程中,對工程施工做到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監控,從而有效的實現工程施工的全面質量控制。
論文關鍵詞:建筑施工;質量控制 1 前言 工程質量控制包括采取的作業技術和管理活動。在施工階段推行以動態控制為主,事前控制為輔的管理方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導、事中檢查、事后驗收三個環節。做好事前預控,從預控角度主動發現問題,對重點部位、關鍵工序進行動態控制。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對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產生著直接而深遠的影響。 2 建筑施工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 由于建筑工程是一種特殊產品,它的特性表現在產品的適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與環境的協調性。建筑產品體積龐大,施工周期長,所用材料品種繁雜,在施工過程中,受到環境、氣候、人員素質、文化修養、職業道德、施工工藝、技術措施、工程造價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難免出現不同程度的缺陷,使得產品質量大大打折扣。如有的開發商為了追求更大的利潤,把工程讓給沒有資質證書、標價低的承包商承包,又沒有派有專業技術人員到現場管理,結果昧著良心建成一個黑心工程,如:泉州溫陵二期工程,有的梁鋼筋有斷裂,地基下陷,外墻瓷磚掉落,像這樣的危房誰敢居住呢?購房者倒霉吧!這種狀況時有發生,面對這些現象該如何在施工中加強質量控制?
3 建筑工程如何加強質量控制 加強事前質量控制事前質量預控就是要求預先進行周密的質量計劃,包括質量策劃、管理體系、崗位設置,把各項質量職能活動,包括作業技術和管理活動建立在有充分能力、條件保證和運行機制的基礎上。對于建筑工程項目,尤其施工階段的質量預控,就是通過施工質量計劃或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項目管理實施規劃的制定過程,運用目標管理的手段,實施工程質量事前預控,或稱為質量的計劃預控。事前質量預控必須充分發揮組織的技術和管理方面的整體優勢,把長期形成的先進技術、管理方法和經驗智慧,創造性地應用于工程項目。事前質量預控要求針對質量控制對象的控制目標、活動條件、影響因素進行周密分析,找出薄落環節,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對策。 人員:對工程各項參與者進行審查:監理工程師應該是懂經濟、懂技術、懂管理、懂法律,并且還要有一定的工程實踐
瀝青麻絲是選有上等的麻絲,浸泡在有本公司的技術人員研發的一款具有防腐性瀝青為主要材料的添加劑里面的一款產品。麻絲具有質地輕、強力大、防蟲防霉、靜電少、織物不易污染等特點。瀝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黑褐色復雜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機液體的一種,呈液態,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瀝青是一種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機膠凝材料。本產品主要用在伸縮縫、沉降縫等填縫材料。本產品施工非常方便,替代了原有的麻煩施工方法。我們一般是桶裝的,只需要采購后,取出來就可以使用。
經驗的綜合性技術人才。因此在資格審查時必須嚴格,做到持證上崗。施工隊伍的思想素質、技術素質及身體素質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為此,在審查時發現有不合格者,堅決不能上崗。 材料:對工程所需的材料進行檢查、半成品的質量進行檢查和控制。首先在人員、設備、組織管理、檢測程序等各個環節上加強管理,明確對材料的質量要求和技術標準。針對鋼筋、水泥等材料的進貨多源頭、多渠道,需對進場的每批鋼筋、水泥做到“雙控”(即要有質保書、合格證,還要有材料復試報告),未經檢驗的材料不允許用于工程,質量達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時清退出場,將鋼筋焊接半成品的質量檢查作為檢查工作的重點。采用目測和檢測相結合,首先從外觀上對軸線位移、彎折角度、裂縫凹坑等進行檢查,然后隨機抽取焊接試件進行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驗收。對于工程使用最普通、工程量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質量要求保證水泥、砂、石、水、外加劑等均滿足質量要求,有試驗報告的前提下,再審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確,校對各種計量表具、量具是否準確、齊全;澆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如有哪道工序不符合規范、標準要求,立即組織整改、進行有效管理。 設備:對工程設備進行審查:永久性生產設備的采購,應通過質量管理人員的認可,并且要經過驗收后才可進場。重要的施工機械設備應定期提供機械性能檢測報告,經質量管理人員認可后方可使用。 施工方法:對施工方法進行審查:審查施工單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經審核后即作為施工依據。[來源: 隱蔽工程:嚴格把好隱蔽工程的驗收簽字關,發現質量隱患及時提出整改。在進行隱蔽工程的簽字驗收時,首先要求各施工班組自檢合格,再由公司專職質檢員核定等級并簽字,并填好驗收表遞交監理。然后由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項目專業質量(技術)負責人等進行驗收?,F場檢查復核原材料,保證材料齊全,各層標高、軸線也要層層檢查,嚴格驗收。要求施工質檢員簽字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去檢查驗收,再由監理方檢查。監理方發現問題及時以書面通知或返工完的,還要在進行復檢,嚴格檢查把關,確保工程質量。 3.2 完善事中控制 質檢員驗收時要檢查工程是否按圖紙、規范、標準進行施工。在質量控制中要改靜態管理為動態控制。包括:工序的質量控制:一方面,每道工序開始前及施工過程中都要對影響工序質量的條件或因素進行控制。如:要保證有足夠的勞動力去參加工作,以防由于疲勞而出現怠工現象等。另一方面,每道工序完成后要運用一定的檢測手段對其進行檢測,確保其能夠達到預定的質量標準;質量控制點的設置及工程質量的預控:其目的是根據工程項目的特點,抓住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對施工中重要部位和薄弱環節事先做出相應的預防措施,以便對其進行預先控制,并在施工過程中作為重點嚴格控制;施工過程的質量檢查:質量管理人員主要采用的檢查方法有目測法、儀測法、實驗檢驗法等。在施工過程中,應重點進行以下方面的檢查:首先是施工操作質量檢查,對違章操作及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應及時糾正。其次是工序質量的交接檢查,指前道工序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第三是隱蔽工程的檢查與驗收:這一部分是防止質量隱患和事故的關鍵。 質量控制點設置的原則是根據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質量特性值對整個工程質量的影響程度來確定。為此,在設置質量控制點時,首先要對施工的工程對象進行全面分析、比較,以明確質量控制點:然后進一步分析所設置的質量控制點在施工中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或造成質量隱患的原因,針對隱患的原因,相應地提出對策措施予以預防。由此可見,設置質量控制點,是對工程質量進行預控的有力措施??傊?無論是操作、材料、機械設備、施工順序、技術參數、自然條件、工程環境等,均可作為質量控制點來設置,主要是視其對質量特征影響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 例如在某些工序或操作中,則應以物的狀態作為控制的重點。如加工精度與施工機具有關;計量不準與計量設備、儀表有關;危險源與失穩、傾覆、腐蝕、毒氣、振動、沖擊、火花、爆炸等有關, 也與立體交叉、多工種密集作業場所有關等。也就是說,根據不同工序的特點,有的應以控制機具設備為重點,有的應以防止失穩、傾覆、過熱、腐蝕等危險源為重點,有的則應以作業場所作為控制的重點。 3.3 注意事后驗收 注意事后驗收目的是使不合格的工序或產品不流入后道工序、不流入市場。事后質量控制的認為就對質量活動結果進行評價、認定;對工序質量偏差進行糾正;對不合格產品進行整改和處理,具體體現在施工質量驗收各個環節的控制方面。 當分項、分部工程或單項工程施工完畢后,我們及時按相應的施工質量標準和方法,對所完工的工程質量進行驗收。質量控制中最后的補救措施是事后驗收。通過事后驗收對施工中存在的質量缺陷或重大質量隱患,及時停工整改,第一時間報監理及建設單位。并配合有關單位及時提出解決的方案,將問題處理。從而達到既保證工程質量又是不影響工程進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結語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控制是一項全面、全過程和全員參與的質量控制,是貫徹執行建設工程質量法規和強制性標準,正確配置施工生產管理要素和采用科學管理的方法,才能實現工程項目預期的使用功能和質量標準。堅持質量第一、以人為核心、預防為主的原則,堅持質量標準的原則,堅持科學、公正、守法的職業道德規范原則。參考《建設工程項目管理》Demand feedback